作為基礎樁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后續工程的進行及其施工效果的好壞。影響樁基礎施工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施工過程中從多方面著手控制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充分發揮施工整體的智慧,可以有效克服工程難度,保證樁基礎施工的質量。
我國當前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時期,經濟在高速的發展,建筑行業空前的蓬勃,各種建筑每天都在拔地而起,其中建高層已成為當前社會中的主要趨勢。高層建筑所采用的基礎多數是樁基礎,因為隨著高度的增加,上部荷載也在增加,而普通的天然地基不能滿足承載力的要求。樁基礎已經在現代社會的建設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給社會帶來了越來越明顯的經濟效果。所以樁基礎施工中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需要研究,需要處理。
一、樁基礎施工技術難點分析
樁基礎施工存在很大的困難與挑戰,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一味地最求低成本而忽視工程質量。在施工過程中主要的技術難點有:
1、施工區域出現斜巖或孤石,監察部門要加大監察力度,嚴抓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施工工藝的地質條件十分復雜,石灰巖面高低起伏,在此區域進行施工時要從多方面著手,嚴格控制樁基礎施工的施工質量。
2、施工區業或者施工單位的技術主管要加強對整個基礎工程的監管如果樁位于比較大 的溶洞之上,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施工,有些部位易發生大面積的塌孔和大深度的漏漿現象,有的樁在澆筑混凝土的最后一刻會發生塌孔,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打樁工作就要重新再來。
二、樁基工程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樁基礎的施工過程比較繁瑣,工藝要求很高,在現實的施工中有很多因素影響著樁基礎的質量。
1、樁基礎出現的缺陷
(1)樁基礎頂部缺陷。樁基頂部的缺陷主要是因為混凝土的質量受到了影響而引起的,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在水下澆筑混凝土時會有泥漿的沉淀,對于沉淀泥漿的厚度很難做到準確測定,如果超灌樁頂的混凝土的強度不大,很有可能出現夾泥的現象從而影響了混凝土質量;其次在混凝土澆筑完以后,由于工人師傅的匆忙粗心而對鋼護筒進行的預埋和拆拔使用的力不均勻,從而干擾到樁頂的混凝土,影響了混凝土的質量;最后,因使用較大功率的風鎬來鑿除混凝土樁頭,在一定程度上會擾動聲測管周圍的混凝土,對混凝土質量造成影響。
(2)樁基礎中部缺陷。工程中往往有可能出現勘探的失誤,結果導致混凝土在澆灌時出現局部的塌孔,使混凝土翻漿受到阻礙,最后很有可能出現樁身的局部缺陷。施工中往往有些工人的匆忙而在拆管時用力過大使混凝土受到連續性的波動,混凝土的質量受到影響。導管氣密性較差時,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導管插入泥漿中,這時導管內外的壓強肯定不一樣,混凝土質量受到影響,嚴重時混凝土的下料受阻,不能正常翻漿,結果引起斷樁。
2、單樁承載力低于設計要求
單樁的承載力直接影響到樁的使用功能,但是在施工中由于一些原因而使其承載力達不到設計的強度。由于施工時達不到設計的深度;最終灌入量過大以及樁頂端未進入持力層,但是樁已進入設計的深度;而勘察報告與實際的情況出現很大的差別(地基承載力、地層剖面),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如樁傾斜過大、斷樁等也會導致單樁的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
3、斷樁
出現斷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樁的設計上出現了問題如樁的細長比過大可導致斷樁;樁在制作的時候會出現因混凝土的強度不足而使其發生斷樁;沉樁的時候由于樁的傾斜太大導致斷樁;打樁的時候由于使用的力不夠均勻,使其拉應力過大進而導致斷樁。
4、短樁
短樁現象常常發生在基巖埋深比較淺,埋深相差較大而且基巖比較薄的情況下。這種地質構造不但給配樁帶來很大難度,而且還會影響到樁的最終承載力。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樁入土樁長比較短,而且入巖淺,錘擊數不足,基巖易風化,導致樁端的持力層被破壞,造成樁端的承載力下降。
5、樁傾斜大
打樁位置的土質太差或土質有很大的差異導致樁傾斜大;預制樁質量差,其中樁頂面傾斜和樁尖位置不正或變形,最易造成樁傾斜;樁錘、樁帽、樁身的中心線不重合,產生錘擊偏心,導致樁傾斜;樁距過小,打樁順序不當而產生強烈的擠土效應。樁機安裝不正,樁架與地面不垂直;基坑土方開挖不當、測量放線錯誤等都會造成樁傾斜過大。
6、樁接頭斷裂
由于設計的樁長度比較長,在施工工藝上不可能直接的沉入,這時會在預制時分成幾段,然后再分段沉入,各段直接用鋼制焊接連接件連接。在施工時,由于沉入預制樁時傾斜過大,樁和樁的連接頭會出現大的縫隙,還有在施工時各段樁的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樁接頭施工的技術不達標、質量差使樁接頭斷裂。
7、樁位基礎偏差過大
樁位偏差過大的原因包括:測量放線偏差,沉樁工藝不良,例如樁身傾斜導致竣工樁位出現大的偏差。樁位偏差較大,原本設計的承臺尺寸無法滿足規定的構造要求,這可通過大承臺的方法處理。
三、針對樁基工程施工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接樁法,開挖接樁。挖出樁頭,鑿去混凝土浮漿及松散層,并鑿出鋼筋,整理與沖洗干凈后用鋼筋接長,再澆混凝土至設計標高;嵌入式接樁。當成樁中出現混凝土停澆事故后,清除已澆混凝土有困難時,可采用此法。
2、補樁法,樁基承臺前補樁。當樁距較小時,可采用先鉆孔,后植樁,再沉樁的方法;樁基承臺和地下室的施工已經完成,打上靜壓樁。打靜壓樁時由土層的摩擦阻力和樁尖阻力帶來了結構反力,而地下室和承臺可以承受這些力,不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
3、補送結合法。主要針對分段沉樁時其中一段樁的沉樁出現差錯而導致樁與樁的連接點出現脫開時而采用的。使用此方法是首先對出現差錯的樁重復錘打使其下沉,可把脫落的接頭頂緊,使其具有一定的豎向承載力;再之,可以使整個樁的長度加長,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基礎豎向承載力的不足,而且增長的樁可以更好的抵抗地震作用帶來的危害。
4、糾偏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傾斜的樁進行糾正。當然它是針對那些因某些原因而使其發生較大的偏移且沒有發生斷裂破壞的樁使用的。操作是將傾斜的樁周圍的土挖開,然后用千斤頂復位糾偏。
5、鉆孔補強法。此法適應條件是基身混凝土嚴重蜂窩,離析,松散,強度不夠及樁長不足,樁底沉渣過厚等事故,常用高壓注漿法來處理,但此法一般不宜采用。樁身混凝土局部有離析,蜂窩時,可用鉆機鉆到質量缺陷下一倍樁徑處,進行清洗后高壓注漿;樁長不足時,采用鉆機鉆至設計持力層標高;對樁長不足部分注漿加固。
6、擴大承臺(梁)法即擴大承臺截面的尺寸以滿足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和承載力要求。以下兩方面原因的出現需要擴大承臺的尺寸來處理。樁位偏差過大,原設計的承臺(梁)斷面寬滿足不了規范要求,此時采用擴大承臺(梁)來處理;考慮樁土共同作用,當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可用擴大承臺(梁)并考慮樁與天然地基共同分組上部結構荷載的方法。
7、復合地基基礎法。此法在利用樁土共同作用的基礎上,還對地基作適當處理,提高了地基的承載力,更有效地分擔樁基的荷載。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承臺下做換土地基。在樁基承臺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分層夯填砂、石墊層,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樁基上施工承臺;樁間加水泥土樁。當樁實際承載力達不到設計值時,可采用在樁間土中干噴水泥形成水泥土樁的方法組成復合地基基礎。
樁基礎已經是當前建筑整體里非常重要的一環,它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著整個建筑物的安全,所以樁基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認真的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去施工,一旦出現問題應及時和設計部門、業主及相關專業部門商討,然后作出決定再進行施工。
以上就是湖南華湘永固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樁基工程施工分析和處理方案的方法和步驟的相關內容,如需咨詢樁基工程業務敬請撥打13677366777